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一部关于刑事案件侦查、辩护和报道的教学片!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一部关于刑事案件侦查、辩护和报道的教学片

时间:2023-06-10 02:08:09 来源:不卡的在线视频网址 作者:知识 阅读:529次

作者:王海

2020年初上映的理查美国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是德朱的哀道难得的一部高水平法治电影。

电影根据真实的歌部关于5x在线社区手机视频案例改编,没有帅哥、刑事美女,案件没有炫酷的侦查动作、特技,辩护写实风格,和报毫无装逼,教学但却让观众的理查心始终提着跟着剧情走——因为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普通如你我的人,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刑事调查和媒体曝光的德朱的哀道经历和感受。

从专业角度看,歌部关于这电影也可以用做研究刑事审前诉讼程序或者涉案宣传报道的刑事案例教学。

理查德·朱维尔是案件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一名保安。

他执勤时发现了放置在一个集体活动现场的侦查爆炸装置,大大减少了伤亡,被称为英雄。

不料几天之后有了大翻转,他被联邦调查局列为爆炸案的嫌疑人,接受了一系列调查。雪上加霜的是,有媒体对此进行了系列报道,并在报道中大加推测和炒作,引起广泛关注。

这些给朱维尔及其家人造成了极大困扰和伤害。5x在线社区手机视频而朱维尔则委托了律师进行辩护。

联邦调查局最终没有查到定罪证据,停止了对朱维尔的调查。六年之后,真凶被抓获。

这里主要有三方力量,一是联邦调查局,也即侦查机关;二是朱维尔和他的律师,也即辩方;三是新闻媒体。

虽然我对美国有关具体法律规定不甚掌握,但不妨利用基本原理对他们的行为一一分析。

关于联邦调查局

任何国家的侦查权都有扩张、不愿受制约的特性。联邦调查局应不应该对朱维尔进行侦查?当然应该。

侦查机关的任务就是要发现线索,查获犯罪。刑事案件尤其是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机关就是要排查、侦查一切与犯罪有关的线索和嫌疑人。

朱维尔是第一个发现爆炸装置并报告的人;在爆炸发生时仍有两人死亡,不少人受伤,而他正好在特定的角度没有受伤;他曾被警局开除,受过有关爆炸物的培训,在担任警察和学校保安时均被投诉过度执法、不当履职;他一直向别人念叨想重返执法队伍,等等。

由于这些,当时确实不能排除朱维尔为了当英雄自己放炸弹自己报警,联邦调查局也必然把朱维尔作为排查或者侦查的对象。这也是侦查机关的任务和侦查工作规律所决定的,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的需要。

那么联邦调查局的侦查活动有没有违法或者不当的之处?

当然有。最为明显的有三处:

一是明明是传唤朱维尔到联邦调查局进行讯问,却谎称请朱维尔协助拍摄紧急处置可疑包裹的教学视频,并在没有充分告知其诉讼权利的情况下试图哄骗他在放弃“米兰达”权利(有权保持沉默和聘请律师)文书上签字,进而获取朱伟尔的有罪供述。

二是特工私下告诉记者朱维尔被调查的信息,既泄露案件机密,也严重侵害了朱维尔个人隐私,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是特工们几次试图在律师不在场时哄骗朱维尔取证。

此外,联邦调查局还对朱维尔采取了隐匿身份侦查、窃听等措施,如果没有依照程序批准,也是严重违法。

至于对朱维尔采取的搜查、生物采样等措施,应当是经过法官批准的,律师也在场,应无问题。侦查机关在调查犯罪的同时,应当充分保护案件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在只是怀疑,还没有发现有罪证据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而上述那些违法侦查,体现了联邦调查局特工内心中并不把朱维尔的权利当回事,为查获犯罪证据办法用尽,玩弄程序和法律。这除了侵犯朱维尔个人的权利外,危害也是深远的。正像朱维尔在电影结束时所说,以后有保安发现爆炸物后可能不会再及时报告了,因为不想成为另一个朱维尔。

侦查具有天生的扩张性,“灯塔国”的警察也不例外,我们可以要求侦查机关依法侦查,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但维护案件当事人的权利决不能仅仅依靠侦查机关的自觉,必须通过制度加以约束。

关于朱维尔和他的辩护律师

侦查阶段的有效辩护非常重要。与强大的国家侦查机关、追诉机关相比,犯罪嫌疑人是十分弱势的,刑事诉讼法因此为犯罪嫌疑人“赋能”,规定了辩护权,尤其是规定了委托辩护人的权利,尽量实现“平等武装”。

在1980年的一项判决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正式的诉讼程序一开始,警察就不得在辩护律师不在场的情况下,故意从被告人那里获取有罪供述,除非被告人放弃该项权利。

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把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辩护的权利提前到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或者第一次讯问之日起。

在电影中,朱维尔的表现堪称优秀。他虽性格单纯,但毕竟是警察出身,有一定法律知识,一方面对法律充满信仰,理解、配合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另一方面权利意识强,对于特工诱骗他签字果断拒绝,发现联邦调查局可能是对自己进行讯问后立即要求委托律师。

而律师介入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监督联邦调查局的调查行为,对发现的违法及时提出警告;二是向朱维尔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商量应对策略;三是进行了必要的核实证据工作,确信朱维尔确实无罪;四是协助朱维尔向乱报道的报社维权;五是在朱维尔及其家人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刻给予了陪伴和支持。

这个过程中,律师履职也很规范。朱维尔及其辩护律师是三方力量中最弱的一方,但他们共同努力,尽可能快地结束了联邦调查局对朱维尔的侦查。假想,如果朱维尔没有法律知识,如果他没有合格老练的律师,侦查不会那么快结束,给朱维尔定罪也不是不可能。

这部电影再一次告诉我们,在侦查阶段乃至整个审前程序中,有效辩护对于及时有效保障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案件案件正确处理意义重大。各国法律关于审前辩护的具体规定并不相同,但无论怎样当事人或者律师都应当更加注重审前程序中的辩护工作。

还要指出的是,虽然电影中没有显示,但是另外一种力量对侦查权的监督制约也不可缺少,那就是检察官或者法官。

电影中联邦调查局没有对朱维尔采取羁押措施,对办案程序和律师的警告还有所忌惮,这是因为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权力在法官而不在警察,是因为严格的证据排除规则。检察官和法官会对非法取得(包括未保障辩护权)的证据予以排除,并追究执法者的违法责任。

因此,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要想在侦查阶段进行有效辩护,离不开警察的配合,离不开检察官、法官的对侦查权的制约和对辩护的支持、保障。而检察官、法官在办理案件中也应当注重审查之前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是否得到了保障。

新闻媒体

舆论监督很重要,但对案件的新闻报道要有规则和底线。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很重要,一些有问题的案件正是因为媒体的关注、报道得以纠正。

我认识的一些记者始终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已任,关注案件当事人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和救济。

电影中朱维尔和律师也借助媒体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亚特兰大日报》记者为了追求业绩,挖掘新闻线索不择手段,获取联邦调查局调查朱伟尔的内幕消息后不但第一时间报道,而且持续炒作,深挖、报道朱维尔各种隐私,把他描绘成白人loser、南方穷小子、被开除的警察、幻想当英雄的人,误导公众认为他就是一个炸弹客,从而进行了“舆论审判”。

一个镜头中,导演有意把百叶窗的条文阴影照在记者脸上,让她象一头凶猛野兽,发光的眼里只有“新闻”,没有事实和公正,更没有朱维尔这个“人”。

我觉得这个记者对朱维尔造成的伤害远甚于联邦调查局,因为出身警察的朱维尔了解也配合联邦调查局的侦查,是记者的炒作让他更加难以承受。他在遛狗时面对嚓嚓的闪光灯,还突发心脏不适。

我不太懂新闻报道,但觉得这种新闻报道绝对不是推动司法进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

我认为,媒体关于案件的报道、评论应当有一定的规则和底线。

一是尊重、相信司法,认为司法处理结果有问题或者久拖不决、对司法程序的不规范,可以提出批评和质疑,但在司法处理结果出来之前不轻易下结论,不引导不施压。

二是客观公正、不偏不依,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报道或者评论。

三是关注案件当事人,依法保护他们的隐私权等权利,不披露不必要的过于露骨、凶残的案件情节。尤其是要保护被害人和涉案未成年人的隐私,不披露可以推断出他们个人的资料,不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现代刑事诉讼活动是在追诉犯罪和权利保障间不断平衡和博弈的过程,而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本质应当是权利保障,因为没有刑事诉讼法反而更有利于追诉犯罪。

即使朱维尔是真正的罪犯,也不能随意侵犯他的合法权利,否则每个人都会面临不法侵害的危险。对案件的宣传报道也应当是如此。

所以虽然侦、诉、辩、审和媒体职责不同,工作规律和工作方式不同,但只要各司其职,良性互动,才能最大限度的不让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重奏。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微信搜索正式升级为“微信搜一搜”明年1月与大家见面
  • 百度为何越来越垃圾?
  • 为什么百度、搜狗、360搜索这类搜索引擎工具越来越没用了?
  • 搜狗搜索上线“症状科普解读” 为用户一键解读病症详情
  • 谷歌推出Android 14测试版本,最早6月将推出稳定版本
  • 搜狗搜索上线“症状科普解读” 为用户一键解读病症详情
  • 北京百度排名公司
  • 搜狗自媒体平台登录地址,搜狗号自媒体注册入口在哪里?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
  • 搜索引擎的检索技术原理详细解析
  • 搜狗搜索App停止服务
  • 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搜狗在美成功上市  搜狐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 用户在搜狗搜索百度时呈现网站仍为搜狗:百度诉搜狗获赔55万
  • 如何用最快的方式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 打开搜狗网址导航却跳转到另一个网址怎么办?